这里是清镇, 元至元十六年,置八番宣慰司,十九年置顺元等处宣慰司,二十年立亦溪不薛宣慰司。《大定府志》谓:“亦溪不薛,水西也。”历史上的水西,系指乌江上游鸭池河以西地。贞元元年以后,亦溪不薛宣慰司还隶于云南行省。元代,清镇地区处于顺元宣慰司和亦溪不薛宣慰司辖境的结合部。  明初,为贵州宣慰司辖地。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,置威清站(今清镇县城新华路)。二十三年(1390年),分贵州宣慰司置威清卫,隶于贵州都司。崇祯三年(1630年),以水外六目地即阿戈、龙尔、龙夜、底区、化那、引叶遮勒六目所在的六慕则溪地置镇西卫(今卫城镇)、赫声所(今茶店)、威武所(今甘沟)。这片地方为彝族世居地,故彝语称为“引叶遮勒”,因是镇压彝族之后所置,故名镇西。  清康熙二十六年,裁去威清卫、镇西卫和赫声所、威武所,以其辖境合并置县。取威清之“清”、镇西卫之“镇”,定名为清镇县,治所于威清卫城(今清镇县城),隶安顺府。 民国三年(1914年),清镇县... [查看详细]
清镇市地处黔中腹地,苗岭山脉北坡,乌江中游鸭池河南岸,位于东经106°07'~106°33',北纬26°21'~26°59'。东连省会贵阳观山湖区,东南接花溪区,南和西南与安顺市平坝区山水相连,西、北、东北以三岔河、鸭池河、猫跳河为天然界线,分别与毕节市织金县、黔西县、贵阳市修文县和白云区相望。市境东西宽约42.6千米,南北长约55.7千米,总面积1387平方千米。市人民政府驻百花社区百花路,距贵阳市人民政府驻地12千米。 清镇市境很早就有人类居住、活动。被认定为旧石器晚期遗址有站街镇条子场村穿洞、流长苗族乡杨院村雷神坡排洞等;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城区西郊的凉伞洞;商周时期的遗址有卫城镇新桥村黄家洞。把清镇的历史上延至1万年以前。 清镇殷周时期属鬼方。春秋时期属牂牁古国。战国时属大夜郞国。汉代属牂牁郡。唐、宋为羁縻清州。元为亦溪不薛(水西)... [查看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