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业的道路上,资金常常成为制约创业者前行的“卡脖子”难题,而创业担保贷款恰似一场“及时雨”精准发力,成为破解这一困境的有力武器。近年来,清镇市依托本市诚信建设成果,创新模式,简化流程,深入贯彻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,仅2022年至2024年这三年,全市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209.5万元,扶持个人创业项目和小微企业618个,带动就业3237人。为指明下一步创业担保贷款重点实施方向,更好地发挥创业担保贷款撬动创业就业作用,大力支持个人创业和小微企业吸纳就业,现结合近三年具体实施情况对清镇市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探析如下:
一、对创业者个人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保持相对均衡
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:一是扶持个人创业;二是支持小微企业吸纳就业。相应地,创业担保贷款可分为两大类: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和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。从2022年至2024年,清镇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209.5万元,其中个人创业担保贷款11116.5万元,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11093万元,两者分别占比50.05%和49.95%,基本保持均衡。
作为创业扶持政策,扶持个人创业是创业担保贷款的主要作用。清镇市对创业担保贷款发放进行合理统筹,将创业者个人,尤其是高校毕业生、退伍军人等重点群体作为优先扶持对象,始终将个人创业担保贷款的比例保持在50%左右,充分体现了创业担保贷款的普惠性。
二、降低创业担保贷款申请门槛成效显著
为降低创业担保贷款申请门槛,清镇市创新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操作模式,通过“创帮贷”“青鸟贷”等新型模式对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取消反担保要求,拓宽创业担保贷款扶持面。从2022年至2024年,无反担保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占比逐年上升,从87.69%上升至96.2%,基本实现了对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全面取消反担保要求,切实降低了创业担保贷款申请门槛。
三、对高校毕业生等特殊就业群体支持力度明显提升
得益于“创帮贷”、“青鸟贷”等新型创业担保贷款操作模式的全面推行,清镇市创业担保贷款对高校毕业生、退伍军人、就业困难人员等特殊就业群体的支持力度明显提升。2022年至2024年,清镇市共为31名高校毕业生、退伍军人和就业困难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18万元,并为吸纳22名高校毕业生和25名退伍军人的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324万元,切实将高校毕业生、退伍军人、就业困难人员等特殊就业群体纳入重点扶持范围。
四、对农村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
通过全面推行“创帮贷”降低申请门槛,加强宣传提高政策知晓度,优化办理流程提升服务效率,清镇市创业担保贷款对农村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,在创业担保贷款的有力扶持下,清镇市农村产业项目创业者不断演绎着“小”贷款撬动“大”发展的精彩故事。从2022年起,清镇市创业担保贷款每年扶持的农村产业项目数以40%以上的比例逐年增长, 2020年每年扶持项目数达122个,2022年至2024年这三年内,清镇市共为288个农村产业项目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450万元,为本市乡村振兴的有序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;288个农村产业项目获得545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后,不仅稳固了脱贫攻坚成果,助力乡村振兴,而且提供劳动岗位1000余个,带动76户297人脱贫致富。
五、创业担保贷款在促进创业就业作用的同时稳健前行良性循环。从资格审核环节来看,人社部门严格遵循“扶持创业、应贷尽贷、降低风险”理念,通过创贷信息系统精准比对身份信息,以及专职人员上门实地调查,全面评估其经营状况、还款能力等,确保了将贷款发放给真正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创业者。在跟踪管理过程中,人社部门还会持续关注创业者的经营情况与贷款使用情况,及时为其解决经营中遇到的难题,防范因经营不善导致偿贷风险,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或风险隐患,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置,防止风险扩散。在贷款回收阶段,工作人员会提前一个月,主动通过电话、短信等多种方式提示贷款人还款,为贷款人留出充足的资金筹备时间。如果企业经营良好、还款积极,未来若有扩大规模等新需求,还会继续享受创业担保贷款支持,形成良好的资金循环,既保障了担保基金安全,又激励创业者持续奋进。对于逾期未还的贷款也绝不姑息,负责诉讼的专职人员将果断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追偿,确保担保基金安全。在清镇,连续成功贷款的例子有很多,他们成为创业担保贷款“贷得快、用得好、收得回、效果好”良性发展模式的生动体现。清镇市凭借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,贷款回收率高达99.7%,位居贵阳市前列,为创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。
创贷之路,永无止境。一笔笔创业担保贷款,如同润物无声的春雨,为清镇初创企业注入生机与活力,源源不断地为创业者们注入信心与希望,也为该市就业市场增添了更多活力,让就业之路越走越宽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